(圖/取自網路)
老是跳槽的人通常有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—「這個工作不適合我」。原因包括,「太枯燥了,不感興趣」、「沒有存在感和成就感」、「能力不擅長」等等。然而我們往往忽略了,在「不適合」的背後有一大部分是「不適應」的問題,而從「不適應」到「適應」是我們在職場中必須經歷的進化過程。
沒有什麼是天生適合的
「適合」這個詞很有意思,第一個字叫做「適」,代表主動的適應,第二個字才是「合」,代表匹配度。很多人只看到了「合」,卻沒有看到所有的「合」都需要「適」的過程。
舉例,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適合什麼工作?答案是,不知道。因為這個嬰兒需要在後天發展出他的性格、興趣、能力、價值觀等等,需要尋找職業機會,嘗試和冒險,總結和反思。
這種發展到什麼時候停止呢?因人而異。它一般不會在職業的前三年定型,甚至會持續10年以上。
人的生命不是機器零件,必須契合職業的齒輪;也不是一把鎖,只能配一把職業的鑰匙。生命更像是流動的水,可以因環境而變化成不同的形狀,並在這個過程中去改變環境。
對於職業而言,大多數的情況是,我們要去「適」,才能達到「合」的狀態。
什麼讓我們失去了發展的態度,而希望一勞永逸呢?是壓力、對不確定性的恐懼、完美主義、對失敗的擔憂等等。
不適是成長的機會
如果你是一名職場新人,工作3年以內,在職業中產生了「不適感」,恭喜你,你正在成長。
哈佛幸福課的老師泰勒·本·沙哈爾將人的成長分為三個區,他以運動舉例,舒適區的運動量太少,達不到訓練目標;拉伸區能讓自己的肌肉拉伸,提升成績;損傷區是過度訓練,會導致身體受損無法恢復。他認為最好的成長既不是在舒適區,也不是在損傷區,而是在拉伸區,而在這個區域,一定是有輕微不適感的。
從這個角度上說,「適應能力」越強的人,能找到的「適合」的職業選項越多。但很多人搞反了,他們希望通過找到一個「適合」的工作讓自己「適應」,以至於「舒適區」越來越小,降低了自己的適應能力。而更好的策略是,提升自己的「適應能力」來擴大自己的舒適區,讓自己擁有更多「適合」的選項,然後再選擇其中「最適合的」。
如果總躲在自己的「舒適區」,是無法獲得成長的。正如一些小病可以增加我們的免疫力,而一直生活在無菌實驗室中的人,才是最危險的。
從更大的範圍看,生物也正是在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的法則中不斷進化。你覺得達爾文進化論中的「適者」是「適合」的物種,還是「適應能力強」的物種?我認為後者比前者更重要。
適合主義的風險
只講「適合」不講「適應」的人,往往只要求職業適合他,卻沒有想過自己如何適應職業。他們往往是責任的逃避者。
只講「適合」不講「適應」的人,往往沒有看到適合也是有匹配程度的,而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,你只能找到相對的適合,卻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適合。
只講「適合」不講「適應」的人,往往是「靜止的」、「固定化思維」的人,而看不到自己的特質和職業都是在不斷發展的。他們認為:只要找到一個完美的物件,就可以「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」他們追求「門當戶對」,卻往往讓自己陷入了「高不成低不就」的尷尬中。
適合還是適應?
要「適合」還是要「適應」,根本上取決於你跟社會環境、職業環境的權力對比,到底是你的力量強,還是環境的力量強。
如果你在職業初期,缺少能力和資源,非名校非名企,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,主動「適應」「感覺」「不適合」的環境,比尋找「最適合」的工作要更重要。退一步講,即使未來有一份「更適合」的工作,企業也願意交給那些更有「適應力」的人,而不是遇到挑戰就退縮和逃避的人。
1. 為追求幸福而離開,而不是逃避痛苦而離開。
不要因為現有工作「不適合」而離開,而要因為找到了「更適合」的工作而離開,前提是對那個「更適合」的工作做更充分的瞭解。
2. 制定拉伸區的目標,而非焦慮區的目標。
適應往往是循序漸進的,而不是突變的。很多人因為「不適合」而跳槽往往是因為給自己制定的目標過高,而環境又無法達到。比如一年內升職,兩年賺夠百萬等等。通過瞭解
3.尋求導師、夥伴的支持。
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壓力太大,而是支持太少;很多時候不是支持太少,而是我們從不主動尋求支持。
4. 用你的方式去適應環境。
焦慮感跟我們的能力不足有關,而能力不足者很多沒有意識到自己性格中的潛在優勢。舉例來說,如果一個內向者遇到一個外向的領導,會被評價為不主動、缺乏溝通等等。事實上,內向者心思縝密,有很強的文字溝通能力,他們在溝通前需要提前做準備。所以他完全可以通過郵件的方式主動與領導進行溝通,來改變他人的看法。
【101創業大小事/整理報導】
馬上加入
提姆正妹報報FB粉絲團,讓你掌握每日精選正妹。
【若本人不想被報導,請
來信或
私訊,我們將儘速移除文章。】
▼
提姆正妹報報Tiktok頻道正式上線囉!!
▼
提姆正妹報報YouTube頻道正式上線囉!!